中国电改18年的“辛酸历程”:为什么非要拆分国家电网呢?
“电力体制改革改革的目的就是为了打破垄断”的观点显然不对。打破垄断只是一种手段,目的是给消费者和用户提供质优价廉的服务和产品,这才是我们搞市场经济,发展基础产业的目的。

从1997年国电公司成立,中国的电力改革已走过十八个年头。在这18年间,中国的电力管理体制改革在曲曲折折中前进。这其中的艰难,业外人士很难体会,难以找到哪个行业的改革会像电力这么艰难!

今年3月,电改“9号文”的颁布,是中国电改征途中很关键的一步,有着里程碑一样的价值。但是,中国的电力体制改革依然是一项未竟的事业,因为还有一些利益没有平衡到,电改5大配套文件还在激烈博弈中,公布时间要比业界预期的往后推迟。

对于这18年的改革,该做如何评价?下一步改革的方向在哪里?如何正确认识电力改革打破垄断的问题?业界寄予厚望的电改9号文会否深孚众望?

就这些问题,华夏能源网特别根据刘纪鹏与曾鸣教授在《大船掉头——电改十八年反思与展望》发行上市时的谈话发言,整理、编辑了本文。刘纪鹏教授作为电力体制改革最早参与者之一,曾全程见证国电公司的兴亡,经历从“5号文”在发电侧引入竞争机制,到“9号文”提出推进售电侧市场化改革的电改沉浮。下面就跟着华夏能源网,一起来看看刘纪鹏教授对18年电改的回顾与展望:

(一)电改为什么这么难?

电力改革一晃已经18年过去了。之所以谈电力改革这么艰难,实际上是和它的产业特征密切相连的。在世界各国当中,电力和铁路这两个行业都是在推进体制改革和国家发展中,和国民生计关系最紧密,又是和国家的战略产业最为关联。同时,也是在各国体制改革,公有制,私有制,市场化,还是国家计划化之间,也是最敏感的两个部门。所以在改革起来之后就格外艰难。当然,刚才谈到了,它和国民经济的关联性。

我是半路出家,跟我的个人身世有关,因为我的父母都在电力系统。我在读大学之前当过兵,回来以后做工人。也是在中国第一家发电石景山发电厂当工人。石景山发电厂当时是给清朝皇宫里发电的,中国最老的电厂。所以从那个的时候开始对电有认识。

这次改革,我从1997年参与之后,曾提出了一个观点就是“电力是国民经济的第一基础产业”。这是和它的基础性,重要性,安全性等特点密切相关的。没有电,我们就什么都没有了。说电讯重要,没有电也打不了电话。而且社会稳定重要,如果城市一个夜晚没有电,即便像美国洛杉矶这样的大城市也会发生混乱。所以我们很难设想电力行业如果出现了问题给国民经济造成的影响。

所以为什么电力改革这么复杂,这么艰难,18年还没见怎么动,也恰恰在于此。别的改革包括煤炭,有些都分掉了,出现煤老板,后来我们又把它收上来。但对电的问题,从2002年开始恰恰由于它的这几个特性,从高层领导一直到电力实业界还有学术界都存在巨大的争论。当然我们的电力这些年在世界上的发展是比较成功的。它路子走得比较稳,这也是我谈为什么“大船掉头”的一个观点。像美国、英国、日本、印度、俄罗斯这些年都发生较大的电力事故,但是我们还没有发生。当然这和我们改革推进过程中步子走得比较稳,像“大船慢掉头”这样的思路是密切相关的。

但是这个行业又必须要市场化。在发展当中它的很多改革经验,今后都将在保障国家民生的基础上,社会经济安全稳定运行的基础上逐步地向前推进。它的性质也是和铁路一样,今天的铁路还是有很多国家补贴,但是大家越来越感觉到铁路的重要性。

这两个部门在性质上有很多相似的地方。比如说电力有网厂分开的问题,发输配售四个环节。铁路也是一样,它有网运是不是要分开的问题。包括电网,特高压电网,中国是世界上独一无二地开创了特高压的电网。严格说特高压电网是直流是正负八百千伏,交流是一千千伏。

铁路上我们有高铁,这两项是我们今天在制造业发展中,世界上处于领先地位的产业,而这又跟它们的体制,举国战略又有密切联系。所以在这个背景下,中国的电力改革无论是对中国下一步垄断行业的推进,还是我们走出去“一带一路”战略,实现中国崛起。

我想铁路和电力是引导中国走向世界的两大关键环节。而同时它的改革也影响着资本市场,股市里的好股票好多跟垄断有关。我们的南北车合并为中国中车,那它的股价现在就是牵动万人心,就是垄断。这个价格,我今天看有几条消息,习主席,李总理都去参观中车。国内的发展包括我们走上国际化。我看今天李克强总理的两洋战略还是高铁,所以高铁很重要。现在大家还不知道,我们的国家电网也走出去了,菲律宾的电网,我们托管经营。巴西的线路都在建设,葡萄牙,欧洲我们也打进去了。

私人售电公司一旦放开,这是很好的板块,投资人要值得关注。现在深圳已经搞了第一家了。同样今后电网的改革早晚也得上市。所以这个板块的关注,在混合所有制改革发展中,都是我们青睐的题材。特别是曾教授提到了电力改革的五个实施意见和一个指导意见。这就是在谈,马上要把电力改革深化。所以,牵动着电力板块的各家上市公司,也就格外地引人注目。

(二)改革目的不是就为了打破垄断

我们的九号文又把多元化的售电主体,就像卖电话卡一样,把售电环节放开了。但是现状呢?可能是我们把发电放开了,我们售电还没有产生出来。而是国家电网把输电,配电和售电一体化了。它的中间就是输电和配电。所以,管住中间,就是管住输电和配电。然后放开两边,就是放开发电和售电。

那么,为什么要管住中间呢?就是垄断当中有一种叫自然垄断。自然垄断在某种意义上,我们现在就看到了经济学上,简单地理解是一种好垄断,就是一大于二。因为在这个环节里不可能谁都去拉电网,如果全放开,满城电网,就乱套了。

从技术属性和特征上看,这个环节,在各国都把输电这个环节当作自然垄断环节。当然,我们认为要打破行政垄断。电价都是国家发改委批,这个我们认为是行政垄断了,应该由市场竞争。所以,电价的问题可能也提出来了。

刚才提到了国家电网,很多人说,改革的目的就是为了打破垄断,这种观点显然是不对的。打破垄断只是一种手段,目的是给消费者和用户提供质优价廉的优质服务和产品,这才是我们搞市场经济,发展基础产业的目的。为了打破垄断,你在这儿垄断这不对的。但是,这个环节呢,也就是说中国改革面临一个争论。

现在,我们虽然把发电放开了,但是电都得卖给国家电网,电网是统购的。这边的销售是包销的,大家认为这样的体制不如我们推进一步,管住中间。输配电价今后国家要控制它。因为只此一家,不能漫天要价,但是发电的价格可以去竞争。怎么竞争呢?就跟大用户,售电公司结合起来,厂商和大用户直接见面。

什么叫大用户呢?像我们这座楼,一个幼儿园,一个学校,财政部,这都是大用户。他们都可以和发电者联系,谁能给他更便宜的电,然后走国家电网,就像高速路过一下一样。而国家电网,就像我们到机场高速收十块钱,这十块钱是由国家定出来的。所以叫管住中间。放开两边,大用户找厂商,谁电便宜我要谁的。固定地过一度电收多少钱。最终用户就能用到便宜电了。

这是改革的一个探索。所以国家电网就需要放弃现在统购包销的模式,改成收过网费的模式。这边呢,是两头,放开的两头直接见面。这样,把市场经济和电网的自然漏洞特征完美结合起来了。当然,在这里面为什么存在这么大争论呢?

一个,包括对特高压电网。特高压电网特征是根据中国国情结合起来的。以京广线为例,京广线以南都是电力的负荷中心。大部分用电都在京广线以南。但是京广线以北呢?西部大部分都是发电,供电方。这样就需要中国的水电从西部运过来,中国的风电从内蒙运过来,这些都需要我们面临一个选择,就是长距离输电,解决时差之后,把用电高峰错开,是一个电力资源的优化配置。但是,这长距离输电,用一般电压等级几乎不可能,非常浪费,中间的线损。特高压就解决了这个问题。所以,中国大区之间的调换电量大市场形成了。但是这个电网,因为长距离,跨了大区。

很多人就认为,国家电网发展这个,以后我们还能拆你吗?可是,我们就要问一下,为什么非要拆这个国家电网呢?可以让国家电网放弃发电,让国家电网再放弃售电。2002年颁布的五号文,是让国家电网放弃了发电,九号文,就是让国家电网再放弃售电。把这两个环节去竞争。至于说配电怎么改革,我们走一步看一步。根据这样的情况就把电力的发、输、配、售四个环节和所谓的特高压电网结合起来了。

中国是一个统一的电力管理体制的国家,才有可能实现这样的大区调度。我们的绿色能源,远距离运煤就不如送电。所以送电是一个长期的国家战略,解决了配置问题。因此这是一个大的话题。

返回
版权所有 © 2018 佛山市贝瑞尔电气科技有限公司 今目标系统登陆   粤ICP备12085756号-1  网站建设:经天网络